9999js金沙老品牌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肥料是粮食丰产与优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表明,在提高单产中,化肥对增产所起的作用占40%—60%。在我国,化肥利用率和施肥效益普遍较低,其中氮肥利用率较发达国家低20%,回报率不及美国和日本的1/3。据统计,我国每年氮素损失达1300万吨,相当于损失3200多万吨尿素,折合人民币约640亿元。此外,过量施肥也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土壤质量下降等情况的重要因素。
被誉为“21世纪肥料”的高效环保型的新型肥料,特别是新型肥料行业的重要成员——稳定性肥料,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随着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我国土地将由分散模式向“家庭农场”模式转变,使土地利用集约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和规模化,这将进一步推动新型肥料在我国大面积推广与应用,新型稳定性肥料无异将成为我国化肥行业的中流砥柱。
统计数字显示,稳定性肥料目前在我国推广应用面积达3.57亿亩,创造直接效益118.13亿元,减少化肥投入约32.5亿元,累计增收粮食80.5亿公斤。2010年12月,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联合国内23家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及22家农科院校,组建了稳定性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被科技部认定为“重点培育联盟”,并得到国家政府及领导的多次批示,要求在我国加大力度推广与应用。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就开展长效肥料的基础研究,历时40多年、3代科学家潜心工作,从土壤农业化学、土壤酶学等基础学科出发与化学化工、机械等学科渗透、交叉、互补,先后开发出长效碳酸氢铵、长效尿素、氮肥长效增效剂——肥隆和增铵一号,长效复合(混)肥添加剂NAM与相应的各类专用肥料,以及多元生物有机肥等技术和品种。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人员介绍,稳定性肥料具有肥效期长、养分利用率高、平稳供给养分、增产效果明显、降低面源污染等特点,可广泛用于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生产,是新型肥料中成本较低、工艺较简单、应用范围最广、最适合我国大田应用与推广、最适合中国农业的种类。据测算,农民施用稳定性肥料每亩地仅需增加投入10元左右。
据介绍,稳定性肥料是在生产期间通过加入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来调节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减缓尿素的水解和对铵态氮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从而达到肥料氮素缓慢释放和减少损失目的的一类肥料,其中抑制剂是稳定性肥料的核心。该技术主要根据土壤酶学原理,利用环境友好的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协同增效作用和增铵营养原理,通过控制进入土壤氮的形态比例,提高氮的同化效率,控制氮损失,延长肥效期,提高氮肥利用率,进而使作物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