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经初步核算,2017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827122亿元,GDP总量在2016年站上70万亿元台阶后,首次突破80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增速在经过近7年调整后首次实现回升。(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官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17中国经济“期末成绩”刚发榜,国内外就一片“点赞”和“恭喜”,难免让等着拿数字做文章的少数人深感“这不科学”。不过,即便是没有统计局来写“评语”,估计民意亦会大笔一挥,送上8字箴言??稳中向好,好于预期。
没有大起大落,是为“稳”;没有低质下滑,是为“好”。
中国经济稳好,这太重要了。当然,这不只是为了13亿多人的发展信心与柴米油盐,更重要的是,它关乎中国方案的说服力、中国引擎的驱动力。别忘了,2017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一带一路的美好蓝图,40年改革开放的灿然业绩……不说谎的经济数据,比任何逻辑上的抒情都更有话语权威。
中国经济稳好,这太不容易了。国内而言,中国正处于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的关键期,矛盾和阵痛还不少,困难与挑战也不小;国际而言,美国大选、英国脱欧公投等因素的涟漪效应渐强,而制造业竞争加剧、多边贸易体系四面楚歌。这个时候,国际贸易和营商环境都遭遇着不小的负性变量。回暖虽是人心所向,但基础稳固与否,各方仍没有乐观预判。中国经济能超预期地实现6.9%的增速,其间的“难度系数”可见一斑。
2017中国经济之所以让人深感“亮眼”,大概还有两重因素:第一,这份成绩单是“德智体美劳”的大综合,而不是单维度的“经济增速”这个小科目。比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位于“三驾马车”之首??翘首期盼了这么多年的“基础性作用”,扎扎实实兑现在成绩单里。再比如,201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6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这说明经济增速与民生兜底是相辅相成的,新常态下“稳就业”亦可圈可点。
第二,今年的这份榜单,不能不提去年通过的《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方案》。加之年初开始,多个地方政府忙着对本地的GDP“挤水分”:比如1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宣布,核减2016年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核减幅度占原工业增加值的40%,占全区GDP比重约为16%;1月11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宣布,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从10002亿元核减为6654亿元,核减幅度约为33%??这些新变化与新情况,亦让人感知到年度国家经济总榜单的质地越发踏实、核算越发真实。越可信,越有宏调的指导性。
好创意是想出来的,好成绩是干出来的。每一个向好的抽象数字背后,必然对应着一群人具象的生活梦想。中国经济从困境中走来、向希望处进发,靠的是实干的信念、守的是苦干的勇毅。在十九大精神之下,2017年“超速”收官、2018稳健启航,中国经济要把高质量发展的大概率兑现为世界经济史上的新奇迹,背靠新时代,还得仰仗新作为。
时代辽阔,征程浩荡。一份有颜值又有气质的中国经济成绩单,其光荣与梦想属于每个劳动者、属于每个中国人。